A+ A-
A+ A-

虽说可叫说书人代劳,可此书满纸都是些读书人喜闻乐见的雅致剧情。

需得遣散左右,一人躲在床帐内偷偷鉴赏,方知其中美妙。

于是,贵妇们纷纷进入学堂,开始学习文化。

……

道理读得多了,人就不满于现状了。

以朱大夫人为首的贵妇集团,发起了反抗老爷们特权地位的第一枪。

罢奉,罢炊,罢浣!

一时间,邺城的妇女解放运动蔚然成风。

后有针砭时弊的学者,对此十分好奇。

一番研究后发现,这场声势浩大的「造反」,竟源于一本***!

他这好奇心一下子就起来了,遂亲自到壹号书局求稿。

哪知此书早已供不应求。

又是托关系,又是找黑市,挤破脑袋,才终于加价买到了一本歪歪扭扭的盗版手抄书。

该学者摸着瘪瘪的钱袋子,咬牙不屑:「饥饿营销,一点文人风骨都没有,真是市侩狡诈!!!」

是夜,此人书房的蜡烛燃到天明。

第二天,他顶着黑眼圈,涕泗横流:「某五岁识字,七岁作诗,从文四十载,阅书无数,从未见过有如此令人牵肠挂肚,欲罢不能的神作!」

于是不禁发问:作者暑地散人是何人也?

暑地,应是暗指蜀地。

听闻圣上生母乃是川蜀第一美人,而这位暑地散人的皇家秘辛看起来离谱至极。

但细思索却当真有道理。

莫非是太后那一脉的皇室宗亲?

是了,一定是这样!

一切都有了解释。

譬如第三十回「朕与将军解战袍,从此君王不早朝」中有言。

「沈将军为报帝恩,请旨出兵犬戎,九死一生。班师回朝后皇帝设宴,沈将军醉酒冒犯天子,恨道:『皇上,您已娶了胞妹,为何还不放过微臣?』皇帝道:「爱卿可是在恨朕?」沈将军道:「臣只恨明月高悬,独不照我!」皇帝闻之哽咽:『你我皆为男子,又是君臣,乃世俗所不能容。朕自知亏欠于你,遂请司马大人编撰史书时,将你我二人的名字写在同一页,就当是我们的婚书,千秋为鉴——』二人抱头痛哭,红烛明灭,情动时皇帝扯断了沈将军的一只袖子……」

而史官司马万在《旧史书》中有云:「沈将军大败犬戎,班师回朝。帝设宴,将军于筵间失袒其创,帝见之而恸哭。」

你看!这样结合着看就很合理啊!

堂堂皇帝什么没见过,咋可能因为个疤就哭成孙子。

其中必有隐情啊!

身上的疤不足以恸哭,一定是心上的疤,情丝的疤,寂寞的疤!!

学者悟了,大彻大悟。

一股读书人的使命感从心底升腾。

他要拨乱反正,将埋藏在正史中的种种迷因都昭告天下。

他将案上的书卷扫落一空,将宣纸铺好提笔写下后来赫赫有名的——

《正史伪经考》

我对宫外的世界变化并不知晓,只当这些打发时间写的稿子是市井百姓的如厕读物。

圈地自萌,没什么风浪。

冷宫里的妃嫔都有自己消磨人生的法门。

小说《我在后宫写同人》 试读结束。

更新日期2025-11-10 19:30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